北京印刷学院第十二届(2025)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活动方案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教高办〔2008〕2号)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的通知》(第1号通知)精神,为做好北京市第十三届及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校内选拔赛,学校将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参赛选题,并鼓励根据课题需要跨学科组织参赛人员,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学校计划在2025年5月20日至12月31日在全校范围内举办第十二届(2025)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机电工程学院承办。

一、大赛目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协作精神,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实物参赛、机电结合、系统训练、创新应用、科技创业”的特色,继续在促进学校创新实验室建设、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提升教师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大赛组织

本次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对大赛期间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大赛各项组织和赛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组委会下设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整体安排和组织实施,负责制订大赛规则、评判标准、评判和命题工作。

1.组织委员会组成:

主 任:杜艳平 续明进

副主任:袁英才

委 员:房瑞明 张明鸣 马添翼

2.评审委员会组成:

主 任:房瑞明

副 主 任:李帅 阳子婧

秘 书:林玉龙

委 员:王仪明 李艳 张军 赵吉斌 肖军杰 王晓华 张睿 张阳 沈韶华 蒋小珊 李光 武淑琴 柴承文 赵世英 卜凡华 文伟力 恩溪弄 任铮 刘富

三、大赛内容和要求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灵巧·智能,美好生活”。内容为“设计与制作:1)特定水产品初加工机械;2)叶菜洁净化处理包装一体化机械;3)高性能仿生蝴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全面推进各行业的现代化任重道远。本届大赛常规赛从推进渔业、农业机械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引导全国大学生关注渔业、农业生产和科技,进一步推进渔业、农业现代化建设。

本届大赛的设计内容 1)中的特定水产品限定在水产品中的鱼类、甲壳类和贝类这三类,不包括藻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初加工是指对限定水产品完成批量化去鳞、去内脏和去壳等加工工序,方便后续运输、晾晒处理以形成初级商品。选题示例如:鲜虾剥虾仁机械、马面鱼剥皮处理机、海虹去壳机等等,但不包括烹饪机械。设计内容 2)主要设计用于批量生产供应给城乡超市中叶菜净化处理和包装一体化机械;叶菜通常指青菜、菠菜、韭菜、(小)白菜、空心菜、茼蒿、大葱等,但不包括根茎花类菜如洋葱、土豆、莲藕、萝卜、蒜苔、韭苔、菜花、韭菜花等。洁净化处理包括对叶菜去根、去黄叶、去泥土和归一化加工等工序;对处理后的叶菜要按一定重量进行包装,方便后续出售。这两类机械主要用于对水产品和叶菜的批量加工、处理场合,而非家庭厨房场合。大赛组委会提倡学生们亲自去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调研,获取设计灵感,完成样机设计,实现特定水产品和叶菜批量加工、处理功能,并期望能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届大赛的设计内容 3)中的仿生蝴蝶作品须有明确的蝴蝶外形,即仿生蝴蝶有类似真蝴蝶的身体部分(包括头、眼、触须,胸、腹)、4个连接在胸部且独立的翅膀和6只足等。仿生蝴蝶的设计须同时满足下列5点要求:(1)起飞前在起飞台上要能模仿蝴蝶实现四翅并拢竖立动作,随后实现左右翅膀同时下摆动作,左右翅膀上下摆角度≥90°;(2)实现仿生蝴蝶的飞行能力包括静态起飞、沿跑道飞行和调头飞行能力;(3)无论在静态或飞行中,仿生蝴蝶任意方向的尺寸均不超过0.4m;(4)使用电池作为原始能源,电池电压不超过24V;(5)作品总质量不超过2kg。仿生蝴蝶的现场比赛考察其飞行能力和飞行中调头能力,比赛时间2分钟。飞行比赛得分="飞行距离(单位:m)×1分/m+调头次数×2分/次,总成绩为:飞行比赛得分(占60%)+仿生设计评审分(占40%)。

有关仿生蝴蝶比赛的赛前检查、比赛场地和裁判规则细则,见附件一《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性能仿生蝴蝶比赛手册》。

设计时应注重综合运用所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注重作品原理、功能和结构上的创新性和对作品尺寸参数、运动性能、强度刚度等结构性能的精准设计与分析;对实现批量化加工的机械,要依据加工节拍、单位时间加工量和功能等指标完成作品的设计。当今世界正进入新工业革命的时代,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实。因此大赛参赛作品在以机械设计为主的前提下,提倡采用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对大赛内容1)和2)机械作品的评价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标准,而是对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现功能相同的条件下,将“灵巧”与“智能”结合,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好。

本届比赛分为3D建模组和慧鱼建模组两个赛项,设计内容1)和2)暂不需要进行实际加工形成实物样机,但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赛项完成作品的3D建模或慧鱼模型搭建;设计内容3)需要进行形成实物样机。

四、报名对象

参赛者为北京印刷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为体现现代协同设计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次大赛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学校鼓励学生跨院系组队,学生可打破院、系及年级界限通过自愿结合组成团队,每队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在每个赛项之内,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竞赛小组;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多个竞赛小组,不做限制。

五、参赛方式

参赛队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的要求进行准备,最终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并提交以下材料:

1. 大赛作品报名表。

2. 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并附主要设计图纸(格式为PDF电子文档)。其中主要设计图纸包括(A0或A1)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若干重要零件图。设计图纸要求正确、规范。所有对机械设计图纸的国家标准要求和工艺设计要求均为图纸质量评价的要素。

3. 3D建模组作品的三维虚拟样机或慧鱼建模组作品的慧鱼模型(设计内容1)和设计内容2)),实物样机(设计内容3))。

4. 介绍作品功能的视频录像(3分钟之内,限mpg或rmvb格式,视频大小控制在40M以内)。

6.答辩用PPT。作品演示时间和PPT解说时间合计8分钟,提问2分钟。

六、进度安排

1.选题征集阶段

2025年9月10日前,完成参赛选题征集工作。请相关单位组织参赛师生认真填写“北京印刷学院第十二届(2025)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报名表”(见附件2),10月15日之前,各参赛小组把填写后的报名表电子版发送到大赛工作邮箱linyulong132@bigc.edu.cn。 报名表纸质版请打印后交到机电工程学院林玉龙老师办公室N3B-103,联系电话:17310050117。

2.初评阶段

2025年9月20日前,由评审专家组对题目内容及原理设计方案论证进行审查及初步选拔,审查通过的题目可以进一步进行详细设计。

3.答辩阶段

初评通过的题目于2025年12月15日前完成所做题目的三维虚拟样机或慧鱼模型。按照前面要求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并附主要设计图纸(格式为PDF电子文档)、介绍作品功能的视频录像和答辩用PPT。

学校将于2025年12月20日前组织答辩及完成校级评奖工作。

七、作品评价方法

本次校级比赛的作品的选评均采用综合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选题评价

(1)新颖性 (2)实用性 (3)意义或前景

2.设计评价

(1)创新性 (2)结构合理性 (3)工艺性

(4)智能、数字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 (5)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质量

3.制作评价

(1)功能实现 (2)制作水平与完整性 (3)作品性价比

4.现场评价

(1)介绍及演示 (2)答辩与质疑

高性能仿生蝴蝶作品采用飞行比赛和设计评审两个方面加权评价:

1.飞行比赛(占60%)

仿生蝴蝶飞行比赛得分=飞行距离(单位:m)× 1分/m+调头次数 × 2分/次

2.仿生设计评审(占40%)

在全部满足5点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设计评审观测点有以下5个方面:

(1)结构合理性和性能分析 (2)创新性 (3)设计图纸(含效果图)质量

(4)智能、数字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 (5)答辩与质疑

具体评审标准参考下表:

评分标准

占分值比例

设计说明文档

10%

设计结果源文件

10%

设计创意性

20%

视觉美观性

15%

工程实用性、可开发价值

30%

技术先进性与复杂性

15%


八、评奖

1.大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进入决赛团队总数的20%、30%、30%,并颁发证书。

2.大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比例为20%。

3.对参与作品指导的教师建议所在二级学院给予适当的学时奖励,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的教师给予表彰。

4. 大赛的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第十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并冲击进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

5.报名联系人及电话:机电工程学院 林玉龙(老师),1731005017

报名表发送邮箱:linyulong132@bigc.edu.cn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