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八届“外教社杯”北京高校跨文化能力大赛校级选拔赛的通知

各位同学: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北京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于2025年举办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北京赛区校级选拔赛。本届大赛由北京印刷学院主办,基础教育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赛项一:跨文化能力大赛团队现场赛北京印刷学院选拔赛

一、校赛形式:

线下现场比赛,时间定为2025年5月21日下午13:30-17:00,地点N1A206,参赛选手结合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经历、观察或阅读,讲述一个跨文化故事(时间为2-3分钟),并回答评委提问。本次比赛按参赛选手比例决定特等、一、二、三等奖,经过评审确定最终排名,前3名组队参加北京市比赛。

二、参赛对象:

在校本科生,前七届参赛选手除外。

要求: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或经历,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赛项二:“讲述中国 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

一、校赛形式:

参赛选手将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提交至邮箱(2411620335@qq.com),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本次比赛按参赛选手比例决定特等、一、二、三等奖,择优推荐代表我校参加北京市复赛。

二、参赛对象:

1.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赛,专业、年级不限。

2.参赛选手可选择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位选手仅限参与一个作品。若选择团队参赛,每支队伍学生人数不得超过3人;允许跨专业组队,但不允许跨校组队。

三、注意事项:

参赛选手两项赛事只能参加一项。

两项赛事报名方法和具体要求如下:

赛项一:跨文化能力大赛团队现场赛北京印刷学院选拔赛

一、报名方法:

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填报报名信息。填写报名表时,请如实填写“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等信息;QQ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QQ交流群,入群后改为真实班级和姓名。


(报名表二维码)

图片2.png

(QQ交流群)

赛项二:“讲述中国 传播中国”短视频大赛

一、作品内容要求:

1. 紧扣大赛主题“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

2. 鼓励围绕个人生活和学习、家乡故事、家乡文化、地方发展变迁等,从多维度、多领域选取题材,创作文案。

3. 鼓励基于个人所见所闻所感,以小见大,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形成原创性故事。

4. 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精髓,提炼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标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智慧。

5. 故事有深度,叙事角度新颖,避免陈词滥调,展现独特观察视角。

6. 从跨文化视角讲述和呈现故事,注重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其中的应用。

7. 注重传播效果,讲述生动,有感染力,能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和思考。

8. 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宗教等内容。

二、作品版权要求:

1.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赛者须确保作品无任何抄袭、剽窃行为。如因作品版权争议引发法律纠纷或索赔,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组委会概不负责,并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2. 严禁一稿多投。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提交至本赛事多个组别,或同时参与其他同类赛事。若出现一稿多投,一经查实,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三、作品规范要求:

1. 配音与字幕要求:

(1) 配音必须由参赛学生自行完成,不可使用人工智能语音或剪辑软件字幕配音。大赛将采取配音追溯机制。

(2) 中国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英语,国际学生组作品配音语言为中文。

(3) 两个组别的作品均须配中英双语字幕,中文字幕须使用简体字。

2. 时长要求:视频总时长 3~5 分钟。

3. 制作方式说明:

鼓励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作品制作。如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像、视频、文字等(配音除外),需在作品说明文件中注明所使用的 AI 技术,引用素材需在明显的位置用文字标注来源,确保无版权争议。

4. 技术要求:

(1) 作品大小不超过500MB,分辨率为 1280×720像素或以上。

(2) 画面清晰稳定,音质清晰,格式为MPG、MPEG、AVI、MOV、MP4 等。

(3) 比例需为横屏16:9。

5. 其他要求:

(1) 作品中不得出现可能影响评审的诸如所在学校名称或Logo、参赛人姓名等信息。

(2) 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第三方软件 Logo 或水印、广告、二维码、超链接或其他外部引流标识。

四、评审标准:

评价项目

评分具体内容

1. 主题内容

(45分)

1. 紧扣大赛主题。

2. 题材新颖,内容真实,故事有深度。

3. 对故事内涵的挖掘深刻,对中国思想、价值、精神等的展现准确。

4. 能够体现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运用,体现出对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5. 叙事角度新颖,展现独特观察视角。

2. 讲述效果

(45分)

1. 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自然,逻辑严谨。

2. 语言表达得体、自然、流畅,条理清晰。

3. 讲述生动,能引发受众共情或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度高。

4. 讲述方式新颖,具有一定创新性。

5. 充分考虑了国际受众的特点,能够恰当有效地传递信息,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3. 技术合成

(10分)

1. 画面与音效:画面清晰、稳定、流畅,背景音乐和特效与内容契合,能增强表现力。

2. 技术规范:镜头语言有逻辑性,运镜合理,转场自然,视频格式规范、符合技术要求。


五、报名方式:

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填报报名信息。填写报名表时,请如实填写“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等信息;

图片3.png

(报名表二维码)

六、联系人:

周老师(13718010761)、谷老师(13701175076)

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基础教育学院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