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新学期 元气满满的北印线下课堂
时间:2023-03-13 来源: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作者:史河
2023年春季学期已开启,学校教务处全力以赴做好教学运行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课堂管理,规范教学秩序,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新技巧、新方法,树立良好学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新学期 新面貌
开学第一周,学校各级领导、督导组成员、教务人员共检查课堂606个。《移动评教系统》中,课堂评价得分90分以上占比超过95%,广大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学习状态良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课堂管理方面,戴圆老师颇有心得体会。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尽快进入状态,她采取了调整座位、严格课堂纪律规范、以身作则等具体做法,感染学生,带动学习氛围。对于戴圆老师坚定而有力的课堂教学管理,学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组织了经验分享。
戴圆授课
邓笑老师教学态度严谨认真,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注意结合学科背景与学生的专业特色,联系实际系统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能力。
阳光落在操场上,映照出青春活泼的身影。体育部的韩旭老师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激情开启新学期教学工作。他合理调控阳康学生的运动量,以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恢复身体健康。此外,他还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和指导,培养学生们对体育竞赛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健康和快乐的体育锻炼中成长。
韩旭授课
英语部陈志元老师精心设计英语教学活动,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将四、六级重点内容、跨文化知识点、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全面引领。
陈志元授课
数理部吴魏霞老师充满激情地讲课,同学们热情饱满地听课,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穿插着师生互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吴魏霞为学生讲解实验仪器
郭瑾老师认为,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它遵循首因效应,决定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基本认知,影响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因此,在第一周的两门课程教学中,郭老师并未急于进入理论教学,而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导学。
郭瑾授课
在《展会实务》课程中,针对已相对熟悉且专业目标更清晰的大三学生,她通过对职业构想的设问方式,建立每位学生个体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并通过展示历届课程中学生策划的毕设展实战案例引发学生们“挽起袖子跃跃欲试”的学习欲望。在针对大二学生的《广告创意与策划》课程中,面对近80人的授课,郭老师请每一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展示,为后续师生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学习通等数字技术平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分组,为大班教学提供保障。
郭瑾带领学生参与行业实践
在碰撞中交换观点,在探索中激荡智慧的火花。刘省珍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是注重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去逐条验证理论;二是转换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三是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交流,通过抛出问题,分析学生答案,来推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纠偏、补充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讲授的知识。
刘省珍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好奇永不止步,求索一如既往。杨宇萍老师在《图形设计》教学中耐心细致,注重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引导,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要求和目标。课程学习和探索中,杨宇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元素、审美特征以及寓意文化,使学生能够运用图形设计语言,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化、体系化的设计传达,树立“文化自信”,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杨宇萍指导学生创作
全情投入严谨治学,循循善诱启发思考。《工程力学》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为工科学生提供必备的现代力学基本素质教育。沈韶华老师在课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推送力学和工程相关的论文、公众号、书籍等学习信息到微信群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学中,她引用天问火星探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等事例,阐述了工程技术人员在祖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后,她带领学生到操场实地观察气膜馆顶棚的形态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沈韶华授课
引入科技前沿知识,树立求学报国志向。牟大中老师通过印苑E学堂和微信群积极与学生沟通,通过发放教学材料、进行主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预习。在《模式识别》的课程中,牟老师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实际生活应用,从AlphaGo到小度智能音箱,将科学知识融入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和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
牟大中解答学生疑问
把握旅游业前沿发展趋势,理论指导实践进行项目规划。徐春晓老师本学期教授的《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徐老师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意紧跟旅游业发展步伐,引入旅游学科前沿动态与研究新进展,避免脱离行业实际。在教学模式上,综合运用任务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安排学生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搜索、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完成旅游规划项目,形成以学生能力发展和心理素质提升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思路。
徐春晓授课
艺术与科技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新媒体学院教师们针对课程的交叉融合进行了集体备课。《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双语)》课程是2021级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是体现学院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特色的基础课程之一。汪红娟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双语教学效果,利用最新数字图像呈现前沿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使同学们在新学期伊始即感受热烈、专业的课堂氛围。
汪红娟解答学生疑问
在阅读中学阅读,读思写行相结合。张新华老师在《阅读学》教学中以出版学科视角下的阅读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反思自身的阅读经历入手,过渡到对信息革命、书香社会建设背景下的阅读研究,启发学生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思考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在阅读中学阅读,读思写行相结合”全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内外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研究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我们的阅读故事”电子书写作、编辑、制作推广为抓手,实施“读写编发一体化”教学活动,多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张新华授课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学校本科教学将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路径,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持续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迎接新一轮教学审核评估。师生们全力以赴,以崭新面貌,奔赴充满热爱与梦想的明天。